發布日期:2024-10-18瀏覽次數:2368
投資者目前有四種主要官方維權途徑,作為金融投資者你知道都有哪些嗎?今日帶您一起學習了解。
一、“12386”證監會熱線
“12386”證監會熱線由證監會投保局主管。證監會官網顯示,中國證監會投保局為二十四個機關部門之一。其職責主要如下:負責投資者保護工作的統籌規劃、監督檢查、考核評估;推動建立健全投資者保護相關法規政策體系;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推動完善投資者保護的體制機制建設;督導促進派出機構、交易所、協會以營主體在風險揭示、教育服務、咨詢建議、民事糾紛多元化解等方面,提高服務投資者的水平;推動投資者受侵害權益的依法救濟;組織和參與監管機構間投資者保際交流與合作。由此可見,證監會投保局為投資者維權最權威的途徑之一。2013年,證監會在信訪途徑之外開通了“12386”熱線。“12386”中國證監會熱線受理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投訴、咨詢、建議等,具體包括:(1)投資者在購買產務或投資活動中,與證券期貨市場經營主體及其從業人員發生爭議的,可以提起投訴;(2)對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或者政策提出建議和意見;(3)對證券期貨相關法監管工作政策等提出咨詢。
二、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構
根據新《證券法》第九十條規定,投資者保護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設立,其具體組織形式、監管管理、運行細則等可以規范性文件予以解釋。目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類型機構主要有: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投保基金公司”)和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稱投服中心)。投保基金公司由國務院出資,2005年8月成立,財政部一次性撥付注冊資金63億元。投保基金公司歸口中國證監會管理。職和運作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監測證券公司風險,參與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等。投服中心是于2014年12月成立的證券金融類公益機構,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投服中心的主要職責包括面向投資性宣傳和教育;公益性持有證券等品種,以股東身份或證券持有人身份行權;受投資者委托,提供調解等糾紛解決服務;為投資者提供公益性訴訟支持及其相關工作者網站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調查、監測投資者意愿和訴求,開展戰略研究與規劃;代表投資者,向政府機構、監管部門反映訴求;中國證監會委托的其他業務。
三、交易所平臺
上交所、深交所、股轉中心均設置了與投資者服務有關的平臺。如深交所通過以下渠道接收投資者訴求:1.服務熱線;2.電子郵箱;3.官方微信;4.短信;5.傳真;6.信函;7.來訪。新三板方面,股轉系統通過與投服中心、深圳證券期貨業糾紛調解中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三家機構進行合作,目前已建立起新三板市場“專業調解+法確認”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該機制運行程序為:1.通過當事人的選擇和全國股轉公司的引導,將新三板市場糾紛引導至上述三家合作機構;2.由上述機構通過調解化解矛盾;3.通過仲裁裁決確認或者司法確認增強調解協議的執行力,促使矛盾徹底解決。為此,股轉系統官網專門開設了“糾紛解決”專欄。市場主體存在新三板相行調解的,可自行與三家機構聯系。(全國股轉公司調解聯系電話:010-63884633)
四、通過協會維權
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均將投資者服務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同時,中國證券業協會設置了在線申請調解平臺。中國證券業協會調解范圍包括會員之間、會員與客戶之間發生的證券業務糾紛。絕大多數證券公司官網也提供直接進入該平臺。在調解過程中,投資者享有決定接受、不接受或終止調解,選擇調解員及申請調解員回避,自愿達成和解或調解協議等權利。但證券業協會提示中,投資者不得對調解員施加不正當影響,不得干擾調解員正常工作。同時,投資者對和解或調解協議內容負有保密義務,不得泄露調解期間所知悉的涉及當事人隱密等事項,不得在之后的司法、仲裁或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對方當事人或者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的任何陳述、意見、觀點、建議以及書面材料,作為其請求、答辯的依據。
文章來源:陜國投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