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8-25瀏覽次數:3817
一、演練目的
七臺河寶泰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為增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防范意識和提高應急協同處置能力,檢驗生產安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明確救援人員和隊伍的分工,發揮一切積極因素,使任何可能突發的重大事故可以有條不紊地迅速展開應急救援行動,有效的控制和處理危險源,搶救受害人員,及時引導員工和周圍群眾防護及疏散撤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及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達到預防和減災的目的,特開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活動。
二、演練指揮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總指揮):高明彥
副組長(副總指揮):郭魯軍
成 員:賈濤、陳良佳、張戈、付新、宋仁生、王敬遠、呂鋼、劉洪斌、王曉剛、張軍
2、策劃小組
組 長:吳 峰
副組長:張 軍
成 員:王風輝
三、演練開始時間
2022年5月30日13時 30分
四、演練地點
新能源公司加氫車間水處理裝置堿罐。
五、演練項目:
水處理裝置堿罐入罐法蘭泄漏。
六、本次演練所展示內容和目標
序號 | 目標 | 展示內容 | 目標要求 |
1 | 應急動員 | 通知應急組織,動員應急響應人員的能力 | 應急人員發出報警,通知應急隊員各就各位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使正常急救設施轉入應急狀態。 |
2 | 指揮和控制 | 展示指揮、協調和控制應急響應活動的能力。 | 各應急組的負責人都要按應急事故建立事故指揮體系,展示組織和協調的能力。 |
3 | 事故評價 | 獲取事故信息,識別事故原因和致害物,判斷事故影響的范圍及其潛在的的危險。 | 要求應急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積極收集獲取事故信息,評價財產及傷亡情況,準備判斷危險的大小。 |
4 | 資源管理 | 檢驗應急響應行動所需資源的能力。 | 評價事故的結果,識別應急資源需求的能力,外部資源的調配能力。 |
5 | 通訊 | 檢驗所有系統的應急能力 | 要求應急組織建立可靠的主通訊系統和備用通訊系統,使主要崗位有聯系。 |
6 | 應急設施 | 檢驗應急設施、設備及其它應急支持資料的準備情況。 | 要求應急組織備足應急設施,各種設施必須響應活動的需要。 |
7 | 報警與緊急公告 | 檢驗向公眾發出警報和宣傳的能力 | 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向一個區域內的公眾發布緊急措施。 |
8 | 應急響應人員安全 | 監測控制應急響應人員面臨危險的能力。 | 強調應急區區域的劃分、個體保護裝置配備 |
9 | 警戒與治安 | 維護警戒區的秩序控制交通流量 | 要求經警有警戒能力維護秩序。 |
10 | 緊急醫療服務 | 校驗緊急處置轉運傷員等能力及交通運輸 | 將傷病員送住醫療部門為傷病員提供醫療服務。 |
11 | 泄露的控制 | 如何抑制泄露蔓延避免事態的發生 | 采取針對的措施控制泄露蔓延。 |
12 | 消防與搶險 |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故發展,及時處理防止大面積污染。 | 如泄露物料不產生危險氣體,且毒性較低,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后,ph值顯中性后,將沖洗水清理干凈即可。 |
13 | 撤離與疏散 | 檢驗應急人員及群眾撤離的能力 | 應急組織應具備安排疏散路線,交通工具,引導群眾的防護能力,避免恐慌情緒的能力。 |
七、演練現場要求
1、參與演練的人員必修熟悉演練方案并了解此次演練的目的,并注意保護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2、參與演練人員不得采取降低保證本人或公眾安全條例的行動,不得進入危險區域,不得接觸不必要的危險,也不能使他人遭受危險。
3、演練不能污染環境。
4、演練人員不得預先啟動集結,所有演練人員在行動前處于正常狀態。
5、演練人員在保證絕對安全情況下,行動中應以真實事故對待。
6、演練人員在行動中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服從指揮人員的指令。
7、控制人員應準確向演練人員發布信息,演練過程中傳遞的所有信息必須有明顯標志。
八、演練前的準備
1、演練前1-2天,指揮部向員工和周邊群眾發出通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指揮部對評價人員進行培訓,熟悉企業的應急預案演練方案和評價標準。
3、培訓所有演練人員遵守演習的規則。
4、組織部門準備好模擬演練所需的物品和器材。
5、指揮部準備好各種攝像器材,做好資料收集和整理。
九、演練過程及情景說明
1、險情匯報:2022年5月 30 日 13 時 30 分,加氫車間主任接到水處理崗位巡檢人員報告,新能源公司生產裝置區內水處理裝置堿罐出口閥閥后法蘭螺栓發生斷裂引起堿液泄漏。
2、車間主任應做到:第一時間通知該區域其他人員,安排無關人員遠離事故現場。通知部門領導、上級環保部門、公司相關領導。
3、在安全環保委員會成員以及負責人及時趕到現場,查看情況、制定有效解決措施,合理安排檢修工序,并及時組織搶險組;
4、搶險組:就近取用防護服,佩帶手套和防護眼鏡,穿好防滑防腐蝕的膠底鞋進入現場,關閉泄露閥門,防止繼續泄露。
5、泄露控制后,確認無易揮發有毒氣體產生,使用大量水進行清洗現場,保證事故檢查地面無大量堿溶液殘留,清洗同時用PH試紙進行檢測,確認已中和完成停止沖洗。
6、使用清潔工具將現場水進行清理,清理后的廢水送回事故池從新進行處理。
7、演練宣布結束。
8、演練效果總結和評估。
三、現場演練演練由經理高明彥宣布開始,各參演人員按照演練方案進行演練。各車間組織職工進行現場觀摩、學習。
四、演練效果評價及預案評審由安全辦負責對演練過程進行記錄,演練結束后組織有關人員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價,同時對預案的適用性進行評審,擬確定改進措施。
十、職責及分工
1、應急職能部門的職責
⑴、搶險、搶修組
由機電車間的維修工、電工組成,必要時指揮部可以調動其他部門的維修工、電工參與事故單位的搶險、搶修。
⑵、物資供應組
由儀表間負責,擔負事故搶險、搶修物資的供應、運輸任務。
⑶、通訊組
由生產車間中控室負責,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工作。
⑸、醫療救護組
由安全辦公室負責,擔任對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組織工作。
2、現場指揮機構及職責
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由指揮領導小組確定事故響應級別,如果達到公司級以上響應級別時,應立即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公司經理任總指揮,副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全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領導小組成員為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各職能組組長)負責指揮具體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設在安全辦公室。
⑵、指揮部職責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并接受政府指令和調度,必要時向有關部門發出救援請求;
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證(數)據。
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① 公司經理
- 負責事故應急處理時生產系統的開停車調度工作和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② 公司副經理、安全辦公室主任
負責事故的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理工作;指揮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火災滅火、現場救助,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工作。
③ 機、電、儀間主任
負責搶修救援物資的供應調配工作和搶險、搶修、應急救援物資的運輸組織工作及指揮事故現場工程搶險、搶修工作。
④質檢部主任
負責指揮現場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分析檢驗監測工作,對事故現場及有關有害物擴散區的清洗、監測檢查工作。
⑤加氫車間主任
負責組織本部門員工的安全撤離和緊急疏散工作,對人員進行清點,向指揮部報告公司員工傷亡、失蹤等情況;向指揮部報告本部門生產安全事故事態和應急救援處理進展情況;按指揮部命令,事故應急處理時,指揮本部門生產系統進行安全的開、停車。
十一、應急演練總結
演練后,評價組給出現場評價結論,策劃組進行討論研究,總結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十二、演練危險源辨識和環境因素識別
1、危險源辨識:各參演人員奔赴現廠攜帶防護用品、 鞋帶系好,沿規定路線奔赴現場,注意地面液體防止滑倒,穿防滑膠鞋消防水帶接口處需擰緊抓牢后方可開啟消防栓,并控制好水量噴口不得對人。
2、提前通知各個相鄰單位演習時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3、演習結束后整理隊伍,進行點名確定人數,整理消防器材,晾干消防帶、視空氣呼吸器壓力進行補氣打壓。各車間有序帶回。
參加人員
高明彥、郭魯軍、賈濤、陳良佳、張戈、付新、宋仁生、王敬遠、呂鋼、劉洪斌、王曉剛、張軍、吳峰、張軍、王風輝
演練照片
七臺河寶泰隆新能源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2022年5月28日